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365赛事投注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马德秀:结构调整中高校要做足“功课”

    【专    家】马德秀

    【核心观点】结构调整中高校要做足“功课”

    【来    源】解放日报

    【日    期】2009-11-30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视察工作时强调,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为当前保增长提供强有力推动,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总书记的讲话,针对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的是转方式、调结构,实际上也为中国高校当前和长远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广大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看得更加长远,着眼于未来的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贮备足够力量,充当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发动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头军”以及调节就业矛盾的“蓄水池”。

    学科调整要对接国家战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社会转型阶段。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另一方面要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上海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努力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金融业、航运业、信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要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有优势的传统制造业发展,聚焦重大产业项目、聚焦重大产业基地、聚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巨大需求,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

    服务国家、服务上海的能力和贡献大小将决定高校的未来,将决定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效和速度。要优化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结构,将学科群与产业进行对接,既要服务产业,又要带动产业发展,努力使高校若干优势学科能够对国家、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发挥引领作用,真正具有不可替代性。

    面对经济危机和国家推出的特殊政策,上海交大等一些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不断调整学科重点。为了在产学研合作的链条中发挥牵引作用,学校坚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调整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学科集成和交叉,把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科打造成学科群,形成核心竞争力。比如:依据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态势,构划“大机械”、“大电子”学科布局,合并成立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对未来优势学科进行战略性布局,成立环境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媒体设计学院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抓住学科交叉和集成的发展趋势,相继成立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MED-X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通过构建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布局,促使学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始终能把握主流方向,具有话语权,不被边缘化。

    深化产学研合作助推结构调整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21世纪创建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战略总是和一个时代紧密相关。现代大学存在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上海交大在内的一些大学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近几年,我们更深刻地感悟到,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于教育和科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许多新问题,召唤着大学投身其中并大有作为。

    瞄准行业共性技术,推进集群化的产学研合作。以学校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集群化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有效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例如,对接国家造船业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努力争取船舶和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落户上海交大;瞄准未来中国船舶业发展瓶颈问题,前瞻性策划“船舶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系统”这一重大科研项目,更好地为造船业服务;在汽车科研领域,瞄准汽车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核心环节———汽车电子技术,与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联合组建汽车电子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着眼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根本上讲,中国经济需要高水平的增长,尤其需要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增长。这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短期内摆脱危机与长期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应该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瞄准行业共性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集群化地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成长产业”提供技术储备。

    推进区域联动,推进区域化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大学校区、城市社区、科技园区的功能融合与联动发展,动员各种创新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上海交大与上海市、闵行区及紫江集团开展合作,创新模式在学校周边合力建设国家级的紫竹科学园区。目前英特尔、微软、可口可乐、通用电气等一批跨国企业的亚太或中国研发总部已落户园区,将进一步打破封闭式、自循环的办学模式,把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直接融入到园区产业研发体系中。

    与社会各界联袂催生科研新成果

    在市场经济洗礼中,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日益提高,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企业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也是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加强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合作,共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并从中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将有效提升学校的科研竞争力。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必定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和产品,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作为中国高校要有全球性的视野,在更高层次、更具后劲、更可持续发展上做好文章。在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积极与有关各方加强合作,完成特定历史阶段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

    在这方面,因上海交大在前期已做了大量“功课”,国内外一批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纷纷来到上海交大寻求合作。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上海交大与近百家著名大企业、大公司等成立了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或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合作。合作项目和科研经费不断增加,引领市场、满足企业需求的成果呈加速提升趋势。同时,通过合作锻炼了科研队伍,培养了一批具有“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学校在危机中,抓住了机遇,尝到了“甜头”,为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使学校的一些应用学科得到了切实发展。

    以创新人才培养促毕业生就业

    经济危机往往造成优秀人才大规模流动转移。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大洗牌的重大机遇,从战略上考虑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储备一流人才。

    国家经济是否复苏,就业率是个很重要的指标。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以每年近20%的速度在增加,而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在一片下跌声中,在经济危机还未完全走出困境的时候,一些名校的就业率却“风景这边独好”,仍保持在高位。据去年搜狐教育联合麦可思发布的“2008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上海交大、复旦与清华并列榜首。

    这些高校的就业率为什么不跌反升?除了品牌的持续效应,也与近年来学校重视培养的人才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相一致密切相关。上海交大通过延伸教育、回归教育及创业教育,调节社会就业矛盾。实践表明:大学在调节就业矛盾、储备人力资源方面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蓄水池”作用。大学的“蓄水池”作用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延伸教育”、“回归教育”、“创业教育”三个方面。当前发展“延伸教育”就是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积极发展“回归教育”,就是要为在职人员回归大学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资源,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在全社会新增聘用人员需求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大学“创业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可创办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机构,为学生创业提供专门培训。

    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上海交大等高校及时调整了相关专业,在与社会各界开展的合作中,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上海交大还建立人才培养校企联盟机制,首批就有53家单位加盟,加上学校出台有利于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使这些学校毕业生能够“适销对路”。

    提供者:纪文婷

 


365赛事投注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365赛事投注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yahoo.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