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家】尹 卓
【核心观点】建设产学研结合需让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形成利益共同体
【来 源】人民网
【日 期】2011-03-09
3月9日16:30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政协委员谈科技创新能力”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真正想做到产学研结合的话,就要让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尹卓表示,这几年我在在邬贺铨副院长领导下在全国政协也进行了一些调研,调研组对产学研问题进行了很多调研。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说产学研从科研开始理想,然后直到拿到产品,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家要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果大家形不成立一共同体,各干各的,科研和产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这是永远都做不到的。
尹卓说,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呢?核心问题是,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评价机制要做改革和调整。比如现在高校很多是以晋升副教授、教授,教授、副教授,SCI、EI,从博士生开始就有量化的要求,影响因子,比如期刊,这些影响因子把教授、副教授引向另外一条路。
尹卓表示,我们看中的是获得科技进步奖,他以获得科技进步奖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不是以产品为最终目标。因此我们说,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他们在参与科研工作里利益是不一样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如何把目标拉到一块儿去,这就有一个科研院所和高校评价评估机制改革的问题。
尹卓说,就像刚才马委员说的,让大家能够潜下心来研究,而且参加企业科研的人,在评教授和副教授时不会吃亏,虽然拿不出论文,但是我有市场化的产品,也能评教授。但是现在不是这样,如果你拿出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没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那教授很可能就评不上。
尹卓表示,科研院所也有这种状况出现,拿不到科技进步奖,你就是没完成任务。这里头有一个评价机制改革问题,真正想产学研结合的话,就是让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样的产学研结合才是结合到实处。
提供者:吴 璐